找到相关内容43篇,用时1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唤醒和谐自觉提升心灵素质——和谐,人间佛教的当代实践课题

    、所知所感、乃至人的一切美德(甚或缺德)都只能是通过社会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、联系而体现出来。一个人的快乐和幸福,恐怕也只能来源于同他人的联系和交往,在人与人的关系、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才能尝味幸福,感受快乐。人类的善与恶,实际上也是对人、对社会、对众生而言的。只有对人的善、对社会的善、对众生的善,才是善;对人的恶、对社会的恶、对众生的恶,才是恶。所以,人的存在的意义,决不仅仅是为了自己,而是为了...

    觉真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02739311.html
  • 世间成就散言·丽日花蜜

    ,也摧毁某些愿望,而此感受者为自心而已。所以不应该纯粹视世间法为绝对快乐或不快乐,仅仅自心产生愿望,然后有身语二业,最终又令此心感受,所以,世间法仅仅是满足心之手段而已。  观察乐的次第  若人为利益...意义存在。所以,何必期待成就以后而快乐,应于此事情成就以前就快乐,因为你若谋求快乐,则不必等待事情的前中后,因为最终也是此心感受快乐。  观察苦乐之根本  惊奇啊,这苦乐没有绝对之存在,或有人以苦为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4349990.html
  • 空相应缘起随顺法经之瑜伽师地论释 (三)“甚深”

    道埋。   又在第四静虑以上,都没有快乐感受,其中也没有能感受快乐的人,计著我在那儿(指第四静虑以上的禅定阶位)由于有乐的感受,所以叫做有感受的现象,也不应道理。   又于第四静虑已上,无色...的感受:不论是明触所生,或无明触所生,或非明非无明触所生的,这些都是与名色一起俱生而来的。  若诸名色无余永灭,所有诸受无容得生,当知是名无我缘起难可了知。  如果所有的名色永灭无余的话,所有的感受就...

    陈重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94653136.html
  • 唤醒和谐自觉 提升心灵素质——和谐,人间佛教的当代实践课题

    的交往、联系而体现出来。一个人的快乐和幸福,恐怕也只能来源于同他人的联系和交往,在人与人的关系、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才能尝味幸福,感受快乐。人类的善与恶,实际上也是对人、对社会、对众生而言的。只有对人的善...卖力、很勤力,可是这努力、卖力、勤力与结果之间往往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,既不快乐,又不成功,这就是因为缺少了和谐。我认为,一个人真正的成功,就在于个人、家庭、集体或社会与事业之间的和谐。 人类的共同...

    觉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24653857.html
  • 什么叫做十二因缘呢?

    人生自幼儿四五岁时期到儿童时期(六岁至十二岁),乃至青年时期(十三岁至廿三岁)的时候,心识逐渐发达,领受环境范围渐渐扩大,起居饮食、读书游戏及其他希求亦随岁月而增进,遇顺境则感受快乐,遇逆境则感受痛苦...都没有了。我们在爱、取之前,感受外境的当时,觉悟它,不再去执取,这样就不受后有。  佛陀在经中对十二因缘有各种譬喻:  ⑴、植树的譬喻:流转门有如种树浇水加肥料,树木就茁壮成长;还灭门如种树不浇水,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71154093.html
  • 小乘禅定通解

    行者既发之乐,此乐微妙,难得增长,所以要善巧使用三法,远离三过。(4)乐:快乐通身感受。若离三禅,其它地更无遍身之乐。(5)一心:感受快乐的心息后,一心寂定。  (4)四禅  三禅既受乐,则定心也...庆幸。  ⑤乐:身心似乎完全解放,有如脱壳的乌龟飞上天地自在,自觉无限的安慰与快乐。  ⑧善心生:对学过的法门生起未曾有的欢喜,对未曾习得的生起惭愧心,自然追慕先圣先贤,上求贤圣境界,并自然发起四弘誓愿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45355736.html
  • 觉真法师:唤醒和谐自觉 提升心灵素质 ——和谐,人间佛教的当代实践课题

    可能脱离了社会,孤独存在。人的所思所想、所言所行、所知所感、乃至人的一切美德(甚或缺德)都只能是通过社会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、联系而体现出来。一个人的快乐和幸福,恐怕也只能来源于同他人的联系和交往,在人与人的关系、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才能尝味幸福,感受快乐。人类的善与恶,实际上也是对人、对社会、对众生而言的。只有对人的善、对社会的善、对众生的善,才是善;对人的恶、对社会的恶、对众生的恶,才是恶。所以...

    觉 真 (香港佛教联合会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2373257.html
  • 以妙观察智解开烦恼与惑网

    苦乐。就像我们脸上如果没有各种污迹,在镜子中也不会显现出来;同样,如果我们以前没有造下恶业和善业,那今生当中就不会有苦乐的感受,所以众生现世的快乐与痛苦就是前生所造善恶业的无欺果报。   我们...   那么在往昔业力成熟现前之际,不管拥有何等的辩才也无法分离和驱走这种痛苦的果报,以前所造的罪业必定会成熟受报,到时哪怕是天人的神变也无济于事。   犹如在梦中感受快乐和痛苦,众生的...

   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讲授 堪布索达吉口译

    |烦恼|法王如意宝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8/2006182145.html
  • 四禅八定与灭尽定

    感觉之前,必须先要静坐几天,或是坐禅相当久时间后,有很深的定力,在定中感觉到身体不见了;满满地又感受到身体再度动起来,就会产生一种触的快乐,也就是身心内外感受到很舒服,很宁静。初禅以上不须分段食,故无...出了欲界,全无欲界的烦恼,在定中内心很欢喜,那就是喜。   乐:身体的五根所感受快乐。   比如:冲凉后身体感受到舒服的感觉;在坐禅时,进入初禅的时候,身体会有很舒服的感觉,那就是乐。所以进入...

    妙音一叶

    |止观|定慧|禅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3/1420588294.html
  • 当前国际上的禅学研究与禅学教育

    有时这可能还更重要(如“法施”),其中比方也可以包括日常待人的态度和德行等等。一个人如能做到温良恭敬,谦让信守,心怀忠孝美德,亦是以其德“给予”他人,亦能使自己感受快乐,甚至过于财施之乐。而这种快乐,...学术活动。期间,亦有缘在当地一些佛教寺院和团体作了参访,对东西方有关国家当前的佛教(禅学)研究及教育的情况,做了些调查研究,感受不少。  本文主要据此,并根据自己的粗浅理解,谈一下对当前国际上的禅宗学...

    王仲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44241103.html